当新零售技术遇到自动售货机,交锋还是融合?
遇到的两件事情,促使我写下本文。
一件是,中午收到信息,某国家级特大型公共场所招商无人售卖商店,要求对接视像识别应用。另一件是,下午与某家采用RFID方案的无人零售项目商洽谈点位合作,他表示因为技术成本高昂,无法支付太高的点位费用。
听到第一个消息,我的感觉是RFID可能要输了,然后很快在下午的交流中坚定了这个判断。
我简单地认为,如果在同一个场景中已经用到了视像识别,那么就很难再去叠加RFID。政府机构将大规模应用视像识别的身份验证系统,那么相应场景里的视像识别零售系统就会优先于RFID而得到发展。
你以为BAT能够决定风口吗?错!!
当存在多个选择的时候,国家才具有最终的影响力。在国家需求的主导下,视像识别的身份验证系统被使用越多,人们所使用的商业方案也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倾向,因为技术复用和对接的成本都会低下来。
但是,即使视像识别相对于RFID在政策引导层面取得了优势,它也不一定就能成功。这也包括其他的技术,譬如重力识别等。
两个问题成为这些新零售技术的障碍,一个是容错率,还有一个是伦理。容错率是可以解决的,只不过需要时间。但是,伦理冲突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抹去的。
无感支付是新零售的亮点之一。但我认为,在交易中的仪式感,这是个伦理问题。交易的本质是交换,交换是双向的,而且相对公平的。拿到的同时要付出,我不能只单向拿到东西,而不去在意我付出了什么。所以,我肯定要确认一下,在交易中花了多少钱,重要的是否花了冤枉钱。
你知道大数据会坑人的么?我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形,经常去住的酒店,APP上给我的报价,比给与我同行的那个朋友的报价要高许多,因为我是熟客,《杀熟》懂吗?你以为方便了,其实你只是掉进了被人坑钱的陷阱。
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是自动售货机不会那么快消亡。因为,就交易伦理来说,自动售货机更符合人们千百年来的消费习惯。新技术会推进文明的升级与蜕变,但绝不是跃迁。反伦理的需求,很大可能会是伪需求。
我认为,自动售货机与新零售技术之间,交锋只是暂时的,融合才是真正的趋势。
在这次广州展会上,我见到一台样机很有意思,它安装了内部监控摄像系统,对每个交易的设备内部操作都进行摄像记录,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,或者机器的屏幕,看到售货机内部的取货运转过程,这对于故障判断与交易争端等问题,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。
升级,而不是完全替代。
新零售技术急于让自己成为零售业的主角,所以被发现与市场格格不入。那为什么不接受,在很多场景下成为配角呢?可以先从那些对识别要求不是那么高的配套应用开始吗?
自售商业,不仅存在交易面,还有各种各样的运营支撑和技术需求。
切进链条,总有价值所在!